肉骨茶



「肉骨」如其名,是以帶肉的骨配合中藥煲成的。而「茶」字則是源自創始人的名字「李文地」,因為賣肉骨湯而被顧客稱作「肉骨地」,福建話中的「地」與「茶」音近,故後來被稱為「肉骨茶」。小吃本身並不含茶葉。

馬來西亞袋裝肉骨茶
肉骨茶(英語:Bak kut teh)創始於馬來西亞巴生,之後流行於新加坡一帶,也廣傳於中國大陸、臺灣、海外華人地區等。

由來

相傳當時遠渡重洋來到南洋謀生計的先輩們,在當時大英帝國遠東地區的海峽殖民地當勞工,由於英國在馬來西亞搜刮了許多的資源需要運送回國,於是在雪蘭莪州巴生建立了港口(現為巴生港)。當時不少先輩們不認識字更沒有資本做生意,於是便到礦場裡採錫礦當礦工。礦工們長期需要浸泡在礦湖內或在金山溝內採礦,因為當地常年多雨,不少礦工們因此積勞成疾需要進補,但買不起那些昂貴的中藥材補身。後來有一位稍懂中藥醫理又懷有仁心的錫礦場老闆,體恤礦工們的疾苦,另一方面也希望屬下員工可以身體健康提高工作效率,於是就寫下了中藥配方吩咐廚房熬了一鍋藥材骨頭湯讓員工驅寒。當時的一碗用肉骨熬驅寒藥材的湯加上一大碗的白飯,就是老先輩們用來驅寒及消除疲勞,開胃又豐富的一餐了。肉骨茶不但美味,而且營養豐富,能提供所需的能量,並且能抗風寒,很快便在勞工間流傳開來。福建話中的「teh」,意思就是漢字中的「茶」,此為方言發音,故後來被稱為「肉骨茶」。漸漸地,肉骨茶就成了新馬兩地人人喜愛的美食。

變化

隨著肉骨茶在東南亞以至亞洲及世界各地流傳,其烹飪風格亦隨著當時當地的華人而有所影響。 常見的肉骨茶風味可以分為以下三種:
  • 潮州派:顏色較淺,但湯裡用上更多的胡椒,所以有較重的胡椒味。
  • 福建派:顏色較深,因為用上較多豉油(黑醬油)作調味,所以有較重的藥材味。
  • 廣東派:加入中國藥酒,以加強其藥效。
現時在新加坡,潮州派較為盛行,而在馬來西亞則以福建派較為盛行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